第33章 欣慰-《衣冠不南渡》


    第(3/3)页

      “倘若吴国的大族都如伱这样,朕又何必要让他们迁徙呢?”

      曹髦认真的说道:“吴地远离庙堂一段时日了,这里的大族距离朕太远,少受王化,多行不轨,朕如今决意将他们都迁出吴地来。”

      “但是目前陈公所担忧的,就是这些大族会教唆地方的百姓们,蒙蔽他们,将庙堂治理地方的善政,扭曲成是对吴人的欺辱朕需要一个在百姓里很有威望和公信力的人来代替朕去完成这样的大事。”

      “其实要你做的事情也不多,大族迁徙的先后顺序,由陈泰来做,运输他们的事情,由王基派人来做,而您要做的,就是持节,前往吴地,防备他们教唆百姓有陶璜来相助,这件事应当是不难的。”

      “这是其一,第二件事,是吴地的诸多蛮夷。”

      “你当初平定这些蛮夷,在他们之中很有名望。”

      “朕在中原,所推行的乃是教化之政,吴国也不能例外,倘若没有你这样的人来联系,那陈泰冒然去接触,就怕会因为误会而彼此交恶。”

      “南国人少,朕不希望再看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要持节,去完成这些事,就得有足够的官职,朕所以任你为九卿。”

      “朕记得,你在吴国也曾持节,应当是有些经验的。”

      钟离牧似乎是明白了,他再次朝着曹髦行礼拜见。

      “臣领命!”

      两人又谈了会吴国的事情,曹髦便让他离开了。

      等到他也离开后,张华方才走了进来,他是很早就知道册封结果的。

      “陛下,钟离牧可是答应了?”

      “应了。”

      “这人跟其余大族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他父亲担任楼船校尉的时候,他都要耕读为生,亲自下地去劳作,可见他们的清贫,此人善政,又知军略,有军功,有资历,可就是升不了官他也知道吴地的问题,是不会推辞的。”

      “出面迁徙大族的事情,最好还是派一个吴人来做,这样才不会被那些人说成是魏人欺辱吴人。”

      就在两人商谈的时候,忽然有近侍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陛下!!”

      “出了什么事?”

      “太学内有名士辩论!”

      “士人伤了六个”

      张华大惊失色,“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夏侯和他们呢?他们难道就没有去制止吗?”

      他急忙看向了一旁的曹髦。

      却发现曹髦的脸上竟带着笑容。

      “陛下您这”

      “朕听人说,先秦前汉的时候,大家们进行辩论,口舌之争后,偶尔也会动手比试!”

      “本以为我大魏士人少武德,皆服散饮酒,没想到,如今倒也有些前汉风采啦!”

      张华却只觉得头疼,“陛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