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双水村。 孙玉厚家没那么缺钱了,加上亲家的光景也不错。 孙兰花嫁人,孙玉厚摆了酒席,让乡邻们吃了顿饱饭。 大家都很高兴,喜庆的话,说了不少。 田万有还现场编了段子,唱了起来。 田万有是谁? 田万有是双水村的‘开心果’。 田万有年纪,比孙玉厚大一岁。 但田万有的心态,比年轻人还年轻。 田万有是个爱玩闹、爱出‘洋相’的人,比较爱出风头。 田万有很喜欢唱信天游。 当然,双水村这一带的人,都喜欢唱信天游。 孙少安也会唱,而且唱的还不错。 田万有会唱的信天游很多,一两天也唱不完,还唱的很好听。 田万有还会编‘链子嘴’,看见什么能编什么,还听着顺耳。 田万有是个有才艺的人。 以前,还出去表扬过节目。 双水村闹秧歌的时候,田万有是‘伞头’。 这‘伞头秧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现编唱词。 虽然有些套路,但唱词还有些讲究,还压韵,不是乱编的。 每逢喜事,田万有都要好好表演一番。 田万有这样欢乐的人,大家都喜欢。 田万有跟其他老百姓一样,日子过的很恓惶,但田万有心态很好。 尽管很多时候吃不饱饭。 尽管很多时候,被穷苦的日子,逼迫的泪如雨下,但田万有还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还能欢乐的唱信天游。 带给自己欢乐,带给他人欢乐。 算是穷苦生活的一种调剂。 孙兰花风风光光嫁了过去。 彩礼,等等结婚用品,都不差。 电视剧中,孙兰花嫁给王满银,什么都没有。 嫁过去后,王满银整天不着家。 王满银家再没别人。 家里靠孙兰花一个人操持,能把孙兰花累死。 时不时还得靠娘家接济,孙兰花才能活下去。 现在不一样了,张家给孙兰花的彩礼,有好几十。 孙玉厚是个厚道人。 张家给的彩礼,孙玉厚没留下,都给了孙兰花当嫁妆,压箱底。 孙家不缺那些钱。 孙兰花嫁人了。 对于孙家来说,少了一个重要的劳力。 好在,孙少安经常待在家。 就算是下半年,学校开学。 孙少安也经常找借口,回家待着。 为什么借口在家,不在学校,这里也就不能多说了。 外面的事很多。 双水村的事也不少。 孙少安尽量不让这些事,影响他们家的生活。 转眼到了六七年底。 快要中考了。(这里就当中考是年底吧。) 这个时候,初中是两年,高中也是两年。 六十年代,中专比高中受欢迎。 因为中专毕业,出来就有正式工作。 而且,上中专有补贴。 每个月补贴的钱,足够维持生活。 所以,大家都想上中专。 所以,中专的录取分更高。 但,这个时候,孙少安和田润叶,只能考高中。 “少安哥,这道题,怎么做?”田润叶一直跟孙少安在一起。 孙少安家的新窑洞。 田润叶也在。 孙少安不在学校,回双水村。 田润叶也跟着回来了。 田润叶和孙少安一起学习。 田润叶不会的题,都问孙少安。 “是这样做.”孙少安细心教田润叶。 没多久。 “润叶,家里饭做好了,和少安一起来吃饭。”润叶妈过来叫他们吃饭。 孙少安和田润叶在这里学习有段时间了。 每天吃饭,要么在润叶家,要么在少安家。 “知道了,妈,我们马上过去。” 没多久。 到了润叶家。 “少安,润叶,你们学的咋样?能不能考上高中?”田福堂问。 田润叶接话:“少安哥肯定能,我嘛,不知道。” 田润叶说的也是实话。 孙少安把初中的知识都掌握了。 田润叶呢,还时不时有不会的题。 所以,田润叶没把握考上高中。 “啥?”田福堂瞪大了眼睛。他可不希望,孙少安考上了高中,而润叶考不上。这就有些丢人了。 “福堂叔,是这,润叶最近复习的不错,应该能考上高中。”孙少安笑着说。 田润叶学习还不错,只是比不了孙少安,比其他同学还是不错的。 “润叶能考上?”田福堂再问。 “能。” “那就好。”田福堂相信孙少安,“吃饭,吃饭,尝尝这羊肉怎么样。” 田福堂还专门弄了点羊肉,给孙少安和田润叶补补。 没几天。 孙少安和田润叶去了县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