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为帝-《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3)页
    查出了实证,根据罪名定罪,多半是抄家,杀头,流放。不是故意如此,而是犯的罪的确巨大,要受到严惩。
    调精兵入浙江金陵。
    四面八方剿灭盐贩,查访背后的势力。
    涉及官员抓官,涉及盐商抓盐商,涉及盐场严查。
    他们的路数,林如海懂。
    林如海手里有兵有权有朝廷支持。
    很多人弹劾林如海,都被责问有否实证,拿不出实证的全部被罢官。
    这就是唐清安对林如海的支持。
    不到半年的时间。
    盐政相关的利益阶层少了五分之四。
    人们都说林如海是灭门阁老。
    整顿盐政不是为了杀人,更不是为了抢夺别人的财富,而是清理硕鼠,还盐政清明。
    林如海无论是如何处罚别人,都必定有实证,以法惩办。
    虽然他抓了不少人,但人们却没有畏惧他。
    畏惧他的人,都是违法的人。
    所以他重新制定盐政规矩,提高盐政税收,发放盐引的时候,还是获得了商人们的踊跃抢购。
    第二年。
    盐政收入就高达九百万两银子。
    两年治盐的成果。
    同时商部也在整顿丝绸布匹贸易。
    放开海贸限制。
    上海县,广州市都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济州岛经济特区。
    设立关税,商税,门摊税,码头税……
    海外汉人不但保住了他们在国外的传统势力范围,并且还在逐步扩张。
    他们也要向海外司缴税,才能在海外司备桉。
    除了每年向大周缴纳三百余万来个银子的税赋,还为大周带来了巨大的海贸贸易。
    不光是如此。
    由冯胜之牵头,组成临时全国清查田亩司。
    清查全国人口,以及全国田亩。
    两年的时间。
    大周全国人口为两个亿,全国田亩包括番薯等扩张的田亩,合计为十五亿。
    后世史称。
    第一届政府内阁,为铁腕内阁。
    他们的成功,除了他们各自的才能和品德,更有背后唐清安的鼎力支持。
    没有卫王的支持,他们是无法成功的。
    儿献帝七年。
    五年的时间,在第一届内阁,以及金州大量实物官员,和国内无数的精干官员,以周士昌代表。
    全方位的整顿了大周国内方方面面。
    ……
    内阁们放手做事,唐清安在京城组织人发展工业。
    第一年。
    第一台抽水用的蒸汽机,在北京工部由工匠们发明了出来,开始在煤矿厂推广,并制造蜂窝煤和煤炉,取代百姓们使用的木材燃料。
    第二年。
    各行各业鼓励使用煤矿替代木柴当做燃料,冶铁业开始大规模使用焦炭。
    第三年。
    根据煤矿巨大的需求,工匠们发明了出了铁道,采用马拉马车运输煤矿。
    第四年。
    大周全年煤炭运输高达一千万吨。
    其中六百万吨通过运河运输各地,两百万吨通过海运,剩余的两百万吨才由道路运输。
    而这两百万吨由道路运输的煤矿,却面对了无数的新问题。
    运输马车的损耗,道路常年的修葺等等,都跟不上煤矿的发展形势。
    第五年。
    彻底停止全国官办,鼓励民间资本加入矿业,施行矿税百分之二十五。
    矿业的伴生物石灰得到了发展。
    ……
    各方的努力,迎来了巨大的果实。
    五年的时间,在儿献帝七年,大周的税收达到了八千万两白银。
    也在儿献帝七年。
    日本九州国。
    二十万大军消灭了九州国流民军,彻底占领了九州国。
    同时。
    因为长达十年的战乱,九州国千里看不到人烟,土地大量的荒废,需要人口来种地,补充军费。
    十八岁的唐晏乾,在九州国军队效力,收到父王的紧急命令,两个月的时间,从日本返回京城。
    “你是我最出色的儿子。”
    唐清安看着两年未见的长子,满脸的欣慰。
    “儿子从小就以父王为荣,父王的认可,是儿子最大的动力。”
    唐晏乾有父亲的英武,也有母亲的柔美。
    新学的推广,妇人小姐们大量走上街道,唐晏乾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的帅气,迷倒了无数的女儿。
    很多小姐们都朝思梦想的要嫁给大公子,可是谁都知道,大公子即将和朝鲜公主完婚。
    “因为的你出色,我不会把你留在中国,你能理解为父吗?”
    唐清安眼神复杂的说道。
    第(2/3)页